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资料图】
从苹果目前的动向来看,它要重注的方向是印度,分散全球供应链,尤其是减轻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并以此降低供应链的成本。而人口众多、劳动力成本低廉、制造业处于高速发展之中,且市场增量空间广阔的印度市场成为苹果转移供应链的首选。
早在去年,iPhone14已经在印度开产,前不久,苹果也拉上了14家中国企业加速搬向印度建厂,这14家苹果供应商获得了印度政府的批准。此外,根据英国《金融时报》消息称,近期苹果从美国加州和中国向印度南部工厂派出产品设计师和工程师,开展培训,以帮助工厂启动生产。
苹果对印度可以说倾注了心血,希望印度一肩挑起苹果寄予的重任,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印度辜负了苹果的重任。
《金融时报》报道援引消息人士的爆料称,印度产业巨头塔塔集团在霍苏尔设有一家苹果外壳工厂,其良品率只有50%,换言之,该工厂生产的外壳只有一半能发送给富士康做进一步的组装,而苹果的目标是要实现零瑕疵。
该外媒报道,这家外壳工厂有50%被苹果质量控制部门拒收。这导致印度产的零部件产能很低,甚至会拖累到组装厂的生产能力。
在库克治下的苹果公司看来,中国的制造业经验与模式是可以复制的,而中印都是人口大国,要在印度复制一个类似中国市场的庞大供应链市场与消费市场,是可以做到的。印度市场只要假以时日,也是能做到中国的效率与速度,以及中国工厂的品控与质量。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可能也并不乐观。
根据一位苹果工程师描述:中国的iPhone供应商和政府官员在赢得iPhone订单方面采取了“不惜一切代价”的做法,描述了工作常常以“难以解释的速度”提前数周完成的情况。然而,在印度的生产操作没有以这种速度运行。“这里没有紧迫感。”
事实上,中国的效率与速度不是优化出来的,而是早在十多年之前就已经如此。而中国最核心的竞争力在于有供应链集群,早在2010年的乔布斯时代,一名前苹果高管对《纽约时报》说,为什么iPhone的制造要放在中国,因为中国有更多的中级工程师,更灵活的劳动力和数量庞大的能立即提高产量的工厂。如果他们需要1000个橡胶垫圈,隔壁工厂就有。需要100万个螺丝钉,隔街的工厂也有。
这位前高管描述了苹果公司是怎样依赖一家中国工厂在产品预计上架销售几个星期之前给iPhone做彻底翻新的,苹果在最后一刻更改了iPhone的屏幕设计,导致整条流水线需要改装,新的屏幕面板在午夜运达工厂,意味工头在公司宿舍中立刻召集了8000名工人,每个人发一块饼干与一杯茶,半个小时内在岗位上就位,开始长达12小时的工作班次,他们把每一块新屏幕镶嵌到面板上,仅仅用了96个小时,这家工厂的产量就达到每天1万台。
这位高管表示,他们的速度与灵活性令人不敢相信,没有一家美国工厂能与之匹敌。
事实上,中国制造工厂的这种高效、速度、灵活性,它需要依赖本地庞杂的供应商产业配套,另一方面需要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这与中国制造业长期以来的制造业供应链集群、高效生产能力、工厂流程优化能力以及技术工人的素质、吃苦耐劳的民族性格等各方面息息相关。
这也不仅仅是劳动力成本与经验技术优势,也包括材料、仓储、运输在内的硬成本优势,大量的装配工厂与运输工厂等构建的产业链集群也是节约成本的一环,但当前印度市场还做不到。
这些方面的提升,是整体制造业水平、产业工人的规模、能力、素质与供应链的完善程度以及执行力息息相关,它不是简单的派人去提升、优化短时间就能追赶的。
虽然我们不能轻视印度在制造业领域未来的潜力,但印度与中国的整体制造水平差距,体现在供应链水平、熟练技工数量、对生产需求的响应以及配套产业的完善、制造技术水平等各个方面。因此,在未来几年的时间,印度产iPhone的品控、品质达不到中国水平可能是预料的结果。
正如有网友指出,外壳这种技术不高的部件生产有那么高次品率,如果涉及核心零部件的生产,那么良品率无疑更值得担忧。
此前印度企业只是参与iPhone供应链,并不生产成品。但从苹果布局的趋势来看,未来苹果将有越来越多的成品将被转移到印度生产,这可能会带来多方面的影响。
从长期来看,它解决了苹果供应链分散的需求,降低供应链成本,有望进一步做大印度市场的蛋糕,但从当前来看,苹果要把印度iPhone制造做到中国市场的高度,还有很长远的路走,而且从当前的一个非常明显的影响来看,印度产iPhone可能会打掉苹果的品牌溢价,甚至放大了用户对印度产iPhone的担忧。
其实早在去年,印度产iPhone据引发了部分网友的吐槽——自己购买的是国行版iPhone 14手机,但包装盒居然显示印度生产,这引发不小争议。早前也有苹果的一位高级技术顾问回应称:“该iPhone零部件是在中国制造,在印度进行组装的”。
但但网友似乎对印度组装品质并不是太认同,印度造iPhone正在引发了一些网友的担忧,甚至有博主推出了攻略,告诉大家如何才能避免买到印度产的iPhone。
事实上,由于最近iPhone的产品质量问题变多,比如在去年底,来自江苏的宋女士(化名)在苹果官方旗舰店买了一台iPad,使用不到6天就发现充不了电。换完货的ipad,使用不到两周,又突然开不了机。
该事件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有微博数码大V针对宋女士新买的iPad无法充电,换货后无法开机的情况,表示如今iPhone的组装工艺水平有点下降,也不知道是不是印度产iPhone出现的问题。
也有网友曾经发起提问:印度组装的iPhone14 Pro Max,如果买到你会介意吗?多数用户回复介意。
某种程度上,过去网友对印度产iPhone是存在担忧的,不信任的,当前曝出的印度产iPhone产外壳仅有50%的良率,其实也验证了网友的担忧,那么这意味印度产iPhone可能在不少消费者尤其是中国消费者是想要避免买到的产品。
这对苹果来说,不是一个好现象。那么从苹果iPhone14系列的销量来看,其实在过去的第四季度依然处于大幅下滑的态势,这对于苹果来说,其实是值得警惕的。
事实上,苹果迁移印度是苹果基于自身的利润与成本优化、供应链分散转移的诉求而做出的战略决策。
但从网友对印度产iPhone的顾虑与担忧来看,苹果需要确保印度产iPhone的品控与质量,但印度还暂时达不到中国的品控标准与生产质量,未来出炉的产品,其瑕疵与品控以及与中国产iPhone会呈现一定的差距,这可能会对苹果的销量与品牌溢价造成一定的打击。
印度商务和工业部长Piyush Goyal说,苹果公司的目标是在印度生产25%的iPhone。占据全球四分之一的iPhone要在印度生产,如果到2025年,苹果在印度生产25%的iPhone,那么,这意味着接下来的两年,苹果产能比重将以每年近9%的速度迁出中国。
在某种程度上,按照这种速度,中国的果链要有危机感,因为印度的订单变多,不可避免的是中国的iPhone订单要下滑。印度代工水平逐步拉进与中国的差距需要一定的时间,但终究也会持续进步,未来几年,郑州富士康的订单可能会面临下滑的情况,这关系到很多人的就业。
当然苹果也需要关注用户的担忧,尤其是印度如果接二连三曝出品控良率问题其实也会放大用户的担忧,随着印度产iPhone的占比大幅提升,未来或将有大量网友会呼吁苹果将印度产iPhone与中国产iPhone在电商平台、包装盒上进行明码标识,让用户可以自主选择权。
当前在创新因素越来越小的背景下,iPhone的品牌溢价的支撑其实核心在于品质与产品体验的稳定性,如果iPhone的产品品质与稳定性面临不确定性,那么很可能会打掉其印度产iPhone的品牌溢价,包括在二手市场中,印度iPhone保值性与报价可能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从当前的苗头来看,高端iPhone产品在印度的制造留给苹果的麻烦可能在后头,外壳的50%的良率其实反应了印度iPhone制造的一个侧面,苹果要像过去那样要确保iPhone的质量与品控,确保产品的竞争力,可能并不容易了。一分钱一分货,人力成本便宜了,生产制造成本降下来了,又要确保产品质量要达到高水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你不可能什么都想要。
如果苹果为了节约人力生产成本而不顾产品的质量与品控,那么印度产iPhone的销量与口碑可能就危险了,这无疑值得当下苹果公司深思与警惕。